资讯
大别山的“年味儿”,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。按照风俗,这一天被称为“还年福”,凌晨两点到三点,家里主厨会冲进厨房“大展拳脚”,一桌十来个菜,蒸炒炸煮,样样不少。在湖北黄冈,“还年福”要趁早,菜齐上桌后,先得祭祀祖先,大方桌的四面摆上碗筷,斟上酒。
“三茶五酒”是老习俗,茶酒要来回交替。如今,只需要添上三遍酒,祖先们就算“吃完”了,祈求祝福和带着美好愿望的后辈入席上桌。这个时候,天才微微亮,南方的寒意早已融进热腾腾的饭菜中。坐在桌子上方的长辈们提醒家里的小孩,只有吃完饭,才能开院子的门。
(相关资料图)
辞年吃年粑和豆丝
年末,在外的游子回家了,等待他们的必然是一桌年味十足的饭菜。嫁出去的女儿,带上一家子回娘家辞年。外甥和外甥女从车的后备厢里拿出水果、奶、肉、酒,外婆迎上去要问上一句“冷不冷”。
左邻右舍都要凑上来,问问姑爷今年赚钱了没、小的读书怎么样、大的准备啥时候结婚。每个人都穿得比平时体面好看,笑容也更多。做女儿的换下喜庆的羽绒服,套上厨房围裙,给母亲打下手。
第一顿年饭在腊月二十八的早上,第二顿年饭在腊月二十九的中午。除了鸡鸭牛羊肉外,桌上的“年粑”和“豆丝”也从不缺席。
年粑。受访者供图
刘晓兰(化名)是黄冈市蕲春县人,她做“年货”是个好手。根据她的经验,做年粑,粳米和糯米的比例要兑好,比例决定口感,也决定年粑的造型和色泽。粳米过多则吃起来太硬,也不容易蒸透,糯米太多则软趴趴的,不利于成形。
兑好的米需要在大木桶里浸泡,泡到软硬符合要求,便开始淘洗。淘洗完后是磨米浆。“一个人往磨眼里加米和水,水多了米浆会太稀,水少了则磨出的浆不细腻,磨盘也更沉更难推。推磨的人,既要有力气,又要会使巧劲,能把一副石头磨盘推得快速而匀速转动,磨出来的米浆才稀稠合适、细腻。”刘晓兰说。
磨好的米浆在低温里搁置一夜,第二天早上便凝固成半干状。将固体的米浆取出来,在案板上揉,直至变成柔软的一团,搓成剂子,再把剂子团成扁圆形,放进铺着蒸布的竹编大笼屉里。
大人们爱出个谜语:“戏台垒戏台,层层叠起来,上面乌烟起,下面百花开。”孩子们猜不出来,谜底其实就是蒸笼。蒸笼冒气,大火在烧,小孩子们拿出装着白砂糖的小碗,等着香喷喷的年粑出炉,一个个烫得噘起小嘴。
还有用大米和荞麦做成的豆丝。与制作年粑的方式差不多,经过泡大米、泡荞麦、磨米浆后,豆丝才能成形。
但豆丝是个薄饼,案板上或苇席上摊放的豆丝,要在温软没变硬前卷成一个个长圆筒,切成窄窄的一截,再轻柔地抖散,如面条一般,摊放于大大的簸箕中。豆丝很百搭,在黄冈的年饭饭桌上,常见的是腊肉炒豆丝。
“舞龙”。受访者供图
“划龙船”“舞龙”迎福气
除了吃,玩的也有意思。在黄冈,不少村子会从大年初一起,来上几场“划龙船”。
龙船船骨以竹条制成,船身用彩纸扎染包裹,艄公站在镂空的船中间,双肩背着两根带子,船随腰身扭动。桨手双手握桨,在地上模仿拨浪。媒婆则拿着锣,念唱逗趣。
小孩子们经常被媒婆的扮相逗乐。他们站在大人的身后,指着媒婆脸上的黑痣。媒婆脚下交叉着走,摇头晃脑,一进一退,惹得大家笑声不断。“划龙船”的人数不定,一般是三人,有时候只有两人,艄公和桨手“一角多用”。
“呀儿呦、咦嗬呦。龙船这么划着,春节快乐呀子呦……”人们跟在龙船的周围,走街串巷。每每经过时,人们从家里拿出大小的鞭炮,“轰炸”一番,添添热闹劲儿。
唱调基本一致,唱词有变化。有些时候,媒婆嘴里的唱词是即兴发挥的,但大部分是吉祥如意的喜庆话。祝福完东家财源广进,走到西家的门口,就对着喊“万事如意”。这种宜演宜唱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这里深受喜欢,不少村民还会给表演者们包上个小红包。
“舞龙”也好看。年前年后,在不少村子里都能看到一群服装统一的演员,他们手举长龙,随着锣鼓的敲打声来回跑动。这些演员基本上是周围村子的村民,在辞旧年迎新岁的这个时候,他们的动作更加整齐划一。
“龙”也是用纸扎成的,一般以红、黄单色为主,也有两种颜色互搭的。每隔五六尺由一人撑杆,龙的头部由一人持杆领前,后面的演员跟着前面的节奏走。飞龙游走、神龙摆尾,这些都是舞龙队的技巧。
“舞龙”时,也有鞭炮助威。在轰隆隆声中,人们期盼新的一年,事事顺心年如意。
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
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
关键词:
财经
企业
行情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今日湖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