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(相关资料图)
文/解运亮、张云杰
人民币贷款年末冲高,企业中长贷大幅多增。12月人民币贷款延续季末冲高特征,同比多增2700亿元,超市场预期。分项上,居民预期转弱,消费与购房意愿客观上受到感染高峰抑制,居民房贷与短期贷款均延续少增局面。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8717亿元,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最高单月增幅。1月10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座谈会,多项政策工具有望在2023年延续使用,继续为企业中长贷回升增添助力。票据融资同比少增2941亿元,11月颁布的“票据新规”影响已开始体现。
社融增速首次低于10%,政府和企业债融资拖累最大。12月新增社融1.31万亿元,不及人民币贷款单项增幅,存量增速降至9.6%,历史上首次低于10%。分项上,国债净融资额少增与地方债发行节奏错位下,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8893亿元,为最大拖累项。企业债融资受理财、债基赎回,发行利率上升等影响,同比少增4876亿元。表外融资呈现为正向贡献,其中委托贷款连续第2月减少,与PSL表现同步,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有关。外币贷款受汇率影响表现为同比多减。
居民储蓄率高企,M2增速维持高位。12月M2增速下降0.6个百分点至11.8%,仍居高位,M1增速降至3.7%,反映出实体经济的资金活跃度依然偏低。分项上,居民存款贡献存款增长的特征明显。企业存款同比少增幅度较大,或与今年春节时点靠前,“存款搬家”现象有关。非银存款同比多减,或与理财、债基赎回有关。财政存款持续放量。
居民预期有待扭转,关注政策加码空间。2022年以来,新增居民贷款持续弱于往年,其中居民房贷的拖累最为明显。从央行调查问卷结果来看,2022Q4居民房价预期较为悲观,居民预期转弱、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比较大。从2023年经济工作扩大内需的角度出发,居民需求复苏是未来经济修复的关键一环。关注未来有关政策的加码空间,包括可能出现的降息、LPR下调,主要城市限购限贷政策的进一步放松等。
风险因素:防疫政策调整早期感染率上升,国内政策推出不及预期,美欧经济衰退等。
正文
一、人民币贷款年末冲高,企业中长贷大幅多增
人民币贷款延续季末冲高特征,12月增量超市场预期。四季度以来,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于银行信贷投放的要求,包括鼓励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投放力度等。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、新增专项债、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多项再贷款工具的支持下,银行有较为充足的年末项目储备,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.4万亿元,同比多增2700亿元。
从分项上看:
1)居民预期转弱,贷款延续少增局面。2022年12月末,央行披露了四季度问卷调查结果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四季度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环比下滑3.2个百分点至43.8%,未来收入信心指数环比下滑2.1个百分点至44.4%。叠加12月疫情散发、多地迎来首轮感染高峰,居民出行、消费以及购房意愿均受到抑制。四季度更多储蓄占比升至61.8%,创下历史新高。更多消费占比持平上期,录得22.8%,更多投资占比环比下降3.6个百分点至15.5%。反映到贷款层面,12月新增居民中长贷(房贷)1865亿元,同比少增1693亿元,拖累明显。居民短贷减少113亿元,同比多减270亿元。
2)企业中长贷创下单月最高增幅。12月新增企业中长贷1.21万亿元,同比多增8717亿元,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最高单月增幅。企业中长贷余额增速升至14.7%,较2022年5月份增速低点回升3.3个百分点。
企业中长贷增速扩张是多项政策工具落地生效的结果。2023年1月10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,会议指出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,适度靠前发力。要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,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。还要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、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、科技创新再贷款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。基于会议内容,多项政策工具有望在2023年延续使用,继续为企业中长贷回升增添助力。
企业短贷方面,受疫情、出口增速持续回落等因素的影响,12月企业短贷减少416亿元,同比少减638亿元,同样呈现为正向贡献。
3)票据融资同比少增2941亿元。一方面2021年12月同样受疫情影响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,彼时银行依靠做多票据融资补足信贷规模的迹象更加明显,造成基数较高。另一方面,2022年11月央行、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《商业汇票承兑、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》,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。新规从缩短票据期限、新设两项上限指标、强调交易真实性、完善违规操作罚则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票据市场管理。随着业务整改落地,2023年起票据开具规模或趋于下降,12月新增票据融资同比少增幅度较大,可能已开始体现新规的影响。
二、社融增速首次低于10%,政府和企业债融资拖累最大
12月新增社融规模1.31万亿元,不及新增人民币贷款单项增幅,当月同比少增1.06万亿元。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降至9.6%,较上月下降0.4个百分点,为历史上首次增速低于10%。分项上看:
1)国债净融资额少增与地方债发行节奏错位下,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8893亿元。国债净融资额同比少增是最主要的原因,WIND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国债发行规模同比多增7112亿元,但同时到期量同比多增1.17万亿元,导致当月净融资额同比少增4585亿元,对政府债融资形成拖累。地方政府债的错位发行是另外一大原因,2021年下半年地方政府债提速发行,12月发行规模达3179亿元。2022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,其中新增专项债限额基本于上半年发行完毕,12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不足1000亿元。
2)取消发行潮影响下,企业债融资同比少增4876亿元。Wind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份,合计有190只信用债取消发行,涉及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179.98亿元,数量和规模创年内新高。受此影响,当月企业债融资同比少增幅度较大,对新增社融形成明显拖累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2022年11-12月债市陷入大幅调整,银行理财和债基大规模赎回,传导至一级市场导致发行利率上行、企业债发行难度加大所致。
3)表外融资呈现为正向贡献,合计同比少减4970亿元。其中,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少减3789亿元,新增未贴现银票同比少减867亿元。主要由于2021年处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内,金融机构持续压缩表外融资,从而基数较低。需要注意的是,12月委托贷款减少102亿元、同比少减314亿元,与PSL表现同步(12月减少171亿元)。PSL是74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重要资金来源,工具在投放过程中又部分以委托贷款形式落地,这就造成了2022年三、四季度以来PSL和委托贷款增多的情况。随着政策工具的投放完毕,两项指标的回落属于正常现象。
其他分项上,新增外币贷款同比多减1016亿元,与12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枢仍位于6.98的相对低位有关,企业外汇兑付成本较高,从而外币贷款需求收缩。股票融资同比少增590亿元,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4004亿元,是贡献最高的分项。
三、居民储蓄率高企,M2增速维持高位
12月M2增速下降0.6个百分点至11.8%,仍居高位。M1增速下降0.9个百分点至3.7%。M2-M1增速剪刀差扩大,反映出实体经济的资金活跃度依然偏低。
分项上看,居民存款贡献存款增长的特征明显。12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万亿元,反映出居民投资与消费倾向仍受抑制,储蓄率高企,与央行调查问卷结果相一致。其他分项上,企业存款同比少增1.28万亿元,或与今年春节时点靠前,“存款搬家”现象有关。非银存款同比多减1485亿元,或与银行理财、债基的大规模赎回有关。财政存款持续放量,同比多减555亿元。
四、居民预期有待扭转,关注政策加码空间
新增居民贷款持续弱于往年的情形并不多见。2022年,居民贷款的单月增幅均弱于往年同期水平,其中居民房贷的拖累最为明显。从央行关于未来房价预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,2022年四季度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居民占比进一步下降、预期未来房价下降的居民占比进一步上升。可见居民预期转弱、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比较大。从2023年经济工作扩大内需的角度出发,居民需求复苏是未来经济修复的关键一环。关注未来有关政策的加码空间,包括可能出现的降息、LPR下调,主要城市限购限贷政策的进一步放松等。
风险因素:防疫政策调整早期感染率上升,国内政策推出不及预期,美欧经济衰退等。
本文源自报告:《居民房贷的拖累问题仍未解决 》
报告发布时间:2023年1月11日
发布报告机构:信达证券(行情601059,诊股)研究开发中心
财经
企业
行情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今日湖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